2016年5月8日|信報|即巿股評 港股直擊
【品牌洞察】領展有沒有企業社會責任?
領匯改名領展(00823)後,事非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更惹來不少社會怨氣,是否改錯了名攪到流年不利呢?就要等那些大師們指教指教。但近來社會上有一名詞經常聽到的就是所謂企業「社會責任」,坊間愈來愈關注一間企業在發達(利潤)後是否應該對社會有些許回饋,筆者個人立場是站中(不是佔中),企業靠自身的實力、投資去圖利是自由經濟的展現,有納稅,有出糧給員工,無拖人數就是啦!關你鬼事?
但領展有點不一樣,本身是從房委會分割出來的,政府將部分公共屋邨的商場委託一家私企去經營,要它們自負營虧,原始目的是減輕政府的重擔,同時希望以市場化運作能夠為公屋戶提供最佳效益(的確在管理上領展的街市或商場,衛生及環境確比政府的要好,這些都要成本去維持)。然而就像國內的國企一樣,本身企業擁有市場特權優勢(一企獨大或市場壟斷現象),同時利用國家資源去市場攬錢,因此這種企業某程度上來說特別惹人關注及批評。但國企有一特點就是如果一行差踏錯,國家可隨時將話事人「燉冬菇」(領展可以嗎?)。回到領展上,自由市場下要如何經營,如何加租,要買要賣,旁人真的沒有權干預。但作為一個從公共設施上割出來的經營者,形象上它們理應更小心會否引來社會反感,同時必須平衡商場的定位與社區民眾的購買力,你真認為賣和牛能提升商場形象及購買力(數字顯示天水圍是全港平均收入偏低的區域)?
所謂多元消費理念是在一個水平的購買力範圍內提供更多的選擇,況且商場的租金提升力並不是來自攤販售賣的商品價格及品質如何高檔,而是人流量的多少。出街前總編叫筆者看看領展大佬在大台講清楚中解釋,「商販如果能賣高價貨,利潤增加了,自然會因此而考慮降價。」誰說的?高級商場的租金收入大家都知既不來自LV、Gucci,而是靠它們吸引更多消費者前來,攪旺個場。如果問筆者領展需要有「社會責任」嗎?我說要,其責任就是如何提高更多元及能承受的消費選擇,去吸引更多區內(公屋戶)及周邊居民前來消費,從而提升租值賺取更大(有價值的)利潤。
李建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